1.
2009.12
KCI 등재
구독 인증기관 무료, 개인회원 유료
公共藝術成為政策及專有名詞係濫觴於美國,它萌芽自30年代羅斯福總統推行「新政」到50年代出現所謂「百分比藝術條例」的這一段時期。而台灣也必然要有相似的環境與條件,政治民主與經濟繁榮均達到一定水準之後,才可能意識到公共空間美化或藝術化的問題。台灣在政治解嚴的80年代,民主意識抬頭,黨禁、報禁等桎梏已久的社會力量瀕臨爆裂階段;加上經濟上的繁榮,提升居住環境品質的呼聲愈烈。台灣公共藝術的發軔,可追朔自1920年代第一位入選日本「帝展」的台灣留學生黃土水,以及爾後的陳夏雨、蒲添生等人,開啟了台灣雕塑藝術史的首頁。他們跨越了殖民與民族意識的矛盾,突破當時台灣似乎只有工匠而無雕塑藝術家的現象。楊英風則為台灣90年代公共藝術的先驅,其弟子朱銘更是台灣當代最負盛名的雕塑家,同時也是目前仍活躍於國際藝壇的公共藝術大師。戰後國民黨撤退台灣,提倡以「文藝救國」的「戰鬥美術」。政府強力推展的文藝活動在當時確實見到效果,讓自認「文藝戰士」的藝術與雕塑家們,響應政府的「美術救國」號召,創造出在內涵上具有反共戰鬥的強烈意象;因而早期公共藝術以軍政事蹟或偉人紀念碑形式之塑像為主;也有特定團體捐贈的圖騰式公共設置,兼具實用功能與提升形象的作品。戰後台灣的藝術家,依不同的學習背景來分析,台籍藝術家又可分為日治時期曾出國留學者及本土的兩類,他們配合政府推展的文藝愛國活動,產生大量軍政題材的作品。台灣早期公共藝術的發展,造成當代雕塑進入公共空間的獨攬局面。 6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70年代被迫退出聯合國、80年代台灣政治解嚴。台灣人在政治民主與經濟繁榮氛圍下,積極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政府一方面試圖從各地公共場域結合藝術創作來喚醒大眾對環境的尊重,另一方面,藉由官方所推展的地方主體意識之社區總體營造的觀念,企圖讓公共藝術在台灣成為新的美學運動。台灣早期公共藝術在藝術先進的努力下,使少量而珍貴的公共藝術脈絡也能匯流成河,蔚成80年代的多元面貌,進一步促成90年代「公共藝術設置辦法」的出爐。再於2008年公告施行「公共藝術設置辦法修正條文」。在公共藝術條例公佈之前,它已經是文化界爭議多時的熱門話題,各界對公共藝術的見解看法頗多歧異,使公共藝術甫上市就引發百家爭鳴。公共藝術的適時出現,就是台灣特定時空下的產物。
5,700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