논문 상세보기

東亞三國高考中的漢文考試比較考察

  • 언어CHI
  • URLhttps://db.koreascholar.com/Article/Detail/279203
모든 회원에게 무료로 제공됩니다.
한국한자한문교육학회 (The Korea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초록

本文將聯繫國外的高考方式,試圖探討韓國高考方式——尤其是“漢文”考題方面——的改進問題。為此,本文選擇了三個國家的各不相同的高考方式,即中國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以下簡稱“高考”)、日本的“大學入學者選拔 大學入試センター試驗”(以下簡稱“中心考試”)以及韓國的“大學修學能力試驗”(以下簡稱“修能”)當中的“國語”課中的“漢文”部份,結合前人研究,統一考察這方面的問題。至於研究對象,韓國部份採取2005 年6 月至2011 年9 月施行的模擬考試以及“修能”試題(供20 次)作為研究對象。中國部份僅以2009 年的全國卷Ⅰ、全國卷Ⅱ、北京卷為研究對象,這是因為它們都是以同樣的教育課程為基本對象的原因。從2004 年開始,中國的部份地區開始施行新教育課程,因此每地區採取的教育課程不盡相同。借此,本文選擇跟舊教育課程有關的上述三種試卷。日本部份以2006 年至2007 年的試卷(供4 次)為研究對象,這是因為日本“中心考試”的國語部份,在2006 年以後才結合成一體的緣故。
本文從如下幾個方面去考察三個國家的考試方式,即考試形式(試題數、考試時間、每試題安排的時間、計分)、考題內部的要素(考題類型、閱讀理解給出的內容以及考題安排)、考題外部的要素(考題形式、句首表達、答題紙的安排、橫線表示、考卷頁碼數)等。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得出了如下結論。第一,從閱讀理解給出的內容以及考題安排來看,中國試卷給出的閱讀理解部份,其長度或許達到韓國的10 倍,因此可以更深層次以及更多方面的測試考生的閱讀能力。中國的閱讀部份,除了古詩文背誦篇目當中給出的作品以外,不能利用教科書裡邊的內容。其內容很深、水平很高,韓國的高考生平時很難接觸到。這種差別是跟韓中兩國的漢文課目地位有關。日本也有類似情況。日本的閱讀考題數量達到韓國的3 倍,因此一個閱讀試題可以給出8 個小考題。可見,如果能把閱讀試題給出的每段文字的內容拉長一點的話,我們可以從多方面去測試考生的閱讀能力。其他國家的閱讀試題跟韓國比起來還有一個特點,即他們會給出教科書範圍之外的中國明清時期的一些故事。給出這些內容時,他們不但利用標點,還會給出“送り假名:訓讀時在漢字的右下角上標出來的假名”、“返り点:訓讀時爲了表示閱讀順序在漢字左下角上標出來的符號”,並且爲了讓考生更好的理解文獻內容,同時會給出很多注解。韓國一般只給出標點,如果在考題當中能夠給出“懸吐”、“解釋順序”、“注解”等方法的話,韓國“漢文”考試會有方法上的新進展。可惜的是,韓國目前針對高中生的“懸吐”教育方法,研究得不是很全面,並且像日本“返り点”那樣的符號還沒有開始開發出來,因此現在在韓國借鑒這類方法,還是有點夠嗆。

저자
  • 張豪晟(Korea Institute for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 Chang Ho S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