논문 상세보기

“韓․中․日共用漢字800 字”的選定與課題

  • 언어CHI
  • URLhttps://db.koreascholar.com/Article/Detail/279420
구독 기관 인증 시 무료 이용이 가능합니다. 3,000원
한국한자한문교육학회 (The Korea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초록

1. 序論 2013年7月8日,在日本北海道舉行的“韓國․中國․日本著名人士30人會議(第8次會議)”1發表了“韓․中․日”三國共用漢字2800字’的草案。韓中日三國使用漢字的曆史源遠流長,漢字已成爲各國語言生活的基本組成部分,這次‘共用漢字的選定’對實現三國間通暢的交流與溝通意義深遠。爲了使‘共用漢字800字’能達成預期目的,需要做具體的研究,也需要摸索積極靈活的方法。考慮到這一點,本稿擬提出‘共用漢字800字’的有關硏究課題,並發表筆者對此相關的意見。2. 韓․中․日 共用漢字 800字 選定‘共用漢字800字’是以韓國,中國,日本現行使用的漢字字種爲基礎,是將中國的‘現代常用漢字2,500字’和日本的‘敎育用基礎漢字1,006字’中重複的995字,與韓國的‘漢文敎育用基礎漢字900字’對照後,最終選擇的800字。采用這種方法選定的‘共用漢字800字’表已刊載於≪中央日報≫等媒體,本文在<附錄>中也將其收錄。但是韓、中、日輿論在‘共用漢字800字’的報道上用詞有不准確之處。日本的'敎育用基礎漢字'的正確的名稱應是‘小學漢字’或是‘小學生漢字’.這些字是爲日本小學生學習漢字按年級分類選定的字。中國的‘新華網’中所說的‘日本「常用漢字表」’,是根據日本漢字‘常用度’選出,經過2010年修訂後的2136字.總而言之,選定‘共用漢字800字’參考的日本的漢字是‘小學漢字’或是‘小學生漢字’1006字,‘敎育用基礎漢字’或‘常用漢字’的稱謂不恰當.同時,輿論中提及的‘韓國的基本漢字’,應該指的是‘中學校用漢文敎育用基礎漢字900字’,在韓國並沒有‘ 基本漢字’這樣的正式用語,‘基本漢字’和‘教育用漢字’名稱不同,性質各異,還是用准確的用語爲好。在‘共用漢字800字’中的選定過程中,作爲‘母數’使用的是中國的‘現代常用漢字2500字’,日本的‘小學漢字1006字’,韓國的‘中學校用漢文教育用基本漢字900字’。中國的‘現代常用漢字’是以一般國民爲對象的‘常用漢字’,日本的‘小學漢字’是小學生需要學習的‘教育用漢字’,韓國的‘中學校用漢文教育用基本漢字’是韓國中學生要學習的‘教育用漢字’。可以看出作爲‘母數’使用的韓、中、日三國的漢字在‘性質’和‘字種’上存在差異. 在這一點上筆者認爲還有待深入研究。3. 韓․中․日 ‘共用漢字800字’ 的硏究課題周有光,蘇培成等將現代漢字學的研究內容分爲‘字形、字音、字義、字量、字序’等領域,筆者將按此順序對‘共用漢字800字’的研究課題的有關意見進行闡述。1) 字形 進入近代以來,韓國、中國、日本因爲各國的文化背景、文字使用習慣、文字政策等原因,各國的漢字字形不盡相同。即,中國使用簡化字,日本使用略體字,韓國和台灣香港使用繁體字。‘共用漢字800字’選定時,雖然有爲便於韓、中、日漢字交流應統一字形的意見,但各國使用這些字形已經很長時間,筆者認爲‘人爲’統一已不可能。也就是說,‘共用漢字800字’雖是以‘韓、中、日共用’爲目的,但不要寄希望於藉此強制統一字形,反而應該在承認各國漢字字形的特殊性的同時,摸索共用的方法。2) 字音與字義 漢字是表意文字,雖然在韓、中、日各有不同的讀音,但字義並沒有大的差異。漢字的形、音、義三要素中,韓、中、日相差最大的是字音。如果‘共用漢字800字’是以‘韓、中、日共同使用’爲目的,那么需要對字音做整理工作,並鮮明地闡述字音差異。也就是,需要發放與‘共用漢字800字’相關的正式材料,或者制作相關的學習書,在書中標明韓、中、日各地的字音,這樣在其研讀和運用方面均會有所裨益。3) 字量中國的「現代漢語常用字表」是以原有的20多種漢字統計資料爲基本對象,考慮‘時長’、‘分布’、‘使用頻度’等因素,根據漢字選定的4大原則裁定,並通過檢驗、驗證確定下來的。有必要像這樣通過科學的方法,通過統計確定字量。若800字的字量已經確定,應該出示相關的證明材料從而確立‘共用漢字’的地位。4) 字序 字表或辭典中排列漢字的方法稱爲‘字序法’,主要有‘形序法’(根據筆劃數排列),‘音序法’(按照漢字的讀音順序排列),‘部首法’(按照部首的筆劃數排列)等方法. 現在的共用漢字800字表是按照形序法,即按照漢字的筆畫數的順序排列的。因爲韓、中、日的漢字音互不相同,無法按照‘音序法’排列;由於三國的部首體系不同,也不能采取部首法;所以用‘形序法’最爲合適。但是采用這種方法需要先確定漢字的筆畫數。中國的簡化字比韓國和日本的漢字更爲簡略化,作爲‘代表字’,字形的選定和筆畫數的確定息息相關,這一問題還需要深入的探討。5) 其他 ‘共用漢字800字’是在‘韓、中、日著名學者30人會議’上決定的。但是30人會議能否代表韓、中、日三國也是個問題。漢字學對正字的定義是,‘正字是與異體字、俗字相對,國家與社會認證和規定的標准的漢字字形3’。這次發表的‘共用漢字800字’雖然與‘正字’不是同一概念,但若實現其目的在韓、中、日三地共用的話,仍然需要‘國家與社會的認定’。這次‘共用漢字800 字’不是由國家選定的,但在‘共用漢字800 字’選定的目的上,若多數同意的話,有必要將其看作韓、中、日三國國家認證且規定的而加以推行。

저자
  • 楊沅錫(韓國古典飜譯院;高麗大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