논문 상세보기

韩国常用汉字的构形学分析 ——以初中教学用常用汉字900 字为研究对象

  • 언어CHI
  • URLhttps://db.koreascholar.com/Article/Detail/279464
모든 회원에게 무료로 제공됩니다.
한국한자한문교육학회 (The Korea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초록

在汉字教学中,汉字构造分析理论是重要的理论基础。许慎的“六书”理论就是最早的汉字构造理论,在文字学界有很大影响。“六书”理论根据小篆系统归纳总结出来,适合于小篆,但在应用于隶书、楷书以及现代简化字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基于这种情况,现代文字学家提出了很多新理论,代表性的有裘锡圭的三书说、苏培成的新六书、王宁的构形学理论。北师大王宁教授创立的汉字构形学理论是利用部件分解来分析汉字字形的。汉字的部件和基本构造的习得在汉字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部件在构成汉字时以义符、音符来担任表意、表音功能,而知道部件的音和义有助于推断汉字的意义或者读音。2009 年中国教育部制定了常用汉字的部件以及部件名称规范。其中指出中国的现代常用汉字3,500 字,部件 514 个(441 组)。本文根据王宁先生的构形学理论来分析整理韩国常用汉字1800 字中的初中常用汉字900 字。对900 字部件的分析结果如下:直接部件489 个,基础部件335 个,5个构形模式。利用这个结果可以继续研究高中常用汉字,然后将韩国的常用汉字部件表与中国的常用汉字部件表进行比较,进一步可以了解韩国的常用汉字选定标准以及常用汉字选定过程等问题,而同时可以利用汉字构形学理论来指导汉字教学。

저자
  • 洪映熙(江陵原州大学) | Hong Young H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