논문 상세보기

韓國漢文敎育中“活用漢字字源”教學法的實際應用

  • 언어ENG
  • URLhttps://db.koreascholar.com/Article/Detail/279458
모든 회원에게 무료로 제공됩니다.
한국한자한문교육학회 (The Korea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초록

本論文旨在考察漢字字源教學是如何被應用於韓國的漢文教育。韓國的‘漢文敎科’是依據1972 年的第6102 號總統令,作爲‘敎養敎科’中的‘選擇敎科’裏的一個科目設立的。在中․高等學校,漢文敎科是獨立的一個敎科. 經過1973 年‘第3 次敎育課程(相當於教學大綱)’, 1981 年‘第4 次敎育課程’, 1987 年 ‘第5 次敎育課程’, 1992 年 ‘第6 次敎育課程’, 1997 年‘第 7 次敎育課程’, 2007 年 ‘改定敎育課程’, 2009 年 ‘改定敎育課程’形成了現在的局面。在漢文教育中,主要運用漢字字源進行‘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六書教育,漢字字源教學正式始於1997 年的‘第7 次敎育課程’。也就是以1997 年的‘第7 次敎育課程’爲基礎,從2001 年起編纂的‘中․高等學校漢文敎科書’中每課都有講解漢字字源的部分(特別是中學校敎科書)。這是因爲‘第7 次敎育課程’中有‘通過講解漢字的結構掌握漢字’的內容。總的來說,我們對照漢文科‘敎育課程’和‘漢文敎科書’,可以看到‘敎育課程’對漢字字源的運用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本論主要具體分析如下內容,以此來說明在韓國的漢文教學中漢字字源是如何被應用的。Ⅱ章主要分析韓國的漢文科‘敎育課程’中漢字字源教學的變遷過程以此闡明韓國漢文教育中漢字字源教學的發展方向及特征。本稿分析了1972 年以後,1973 年-2009 年的‘敎育課程改定內容’中與‘漢字字源’有關的部分, 並討論了其是否指出了漢文敎育中‘字源活用的方向’。1973 年-1992 年的‘敎育課程’中‘漢字的構造’和‘漢字的構成’被選定爲敎育內容,‘漢字字源’主要被用來教授‘六書’。1997 年的‘第7 次敎育課程’中,‘利用漢字的構造教授漢字音義’被選定爲敎育內容, 這使字源教學不僅可以教授‘六書’,還發展到利用字源來類推字義的層面。2007 年和2009 年的‘改定敎育課程’中,雖然教育目的從以往的‘以漢字敎育爲中心’轉變爲以‘漢文敎育中心‘。但盡管如此,敎育課程中‘漢字的構造’以及‘漢字的歷史和特徵’仍然選定爲教學內容。具體如下.2007 年的‘改定敎育課程’中,在大領域‘漢文知識’中‘漢字的歷史’被選定爲敎育內容,具體的‘領域別內容’中有‘理解漢字的形成過程’和‘理解漢字的字體變遷過程’的內容。在2009 年的‘改定敎育課程’中,中學校和高等學校的敎育內容雖有差異,基本維持了2007 年‘改定敎育課程’的‘漢文知識’中的選定的敎育內容。因此,漢文敎科書中漢字字源的活用方法也與1997 年之前的‘敎育課程’相比更爲多樣化。總之,韓國的漢文敎育中,利用漢字字源的教學方法收到了‘敎育課程’的變遷的影響。具體言之,敎育內容選定方面,1992 年之前主要是爲了教授‘六書’;1997 年爲了‘利用漢字的構造教授漢字音義’;2007 年後到現在,是爲了講授’漢字的歷史‘與’漢字的特徵‘,以及’漢字的形成過程和漢字字體的變遷過程而采用裏講解漢字字源的方法。也就是,隨著’敎育課程改定‘,敎育內容變得多樣化,從而活用漢字字源的方法也變得多樣化.Ⅲ章具體分析了與’敎育課程‘的變化相關的漢文敎科書中漢字字源活用方法的實際運用狀況。特別選擇了漢字字源教學廣爲應用的2000 年以後編纂的漢文敎科書爲對象.這是因爲按照1997 年改定的‘第7 次敎育課程’,‘2007 年改定敎育課程’, ’2009 年改定敎育課程‘所制定的敎科書,在2001 年、2010 年、2013 年被指定爲中學校1 學年的教科書施行。2001 年發行的中學校1 學年漢文敎科書中,11 種敎科書中,只用漢字字源來講解六書的敎科書只有2 種。還有,6 種的敎科書中,每課設立‘漢字的構造’或‘漢字的變遷過程’項目講解字源。因此符合1997 年‘第7 次敎育課程’,2001 年第一次發行的漢文敎科書中11 種中有9 種使用了漢字字源教學法。根據2007 年‘改定敎育課程’2010 年開始使用的中學校漢文敎科書,在漢字字源活用方面,與2001 年的敎科書有所差異。即2010 年發行的中學校漢文敎科書9 種中活用漢字字源的敎科書(與六書有關的內容除外)只有3 種。這3 種敎科書中,每課‘理解漢字構造學習漢字’或‘漢字的變遷過程’,‘漢字和語彙’項目中利用漢字字源講解了漢字。根據2009 年‘改定敎育課程’2013 年發行的中學校漢文敎科書13 種中活用漢字字源的敎科書(與六書有關的內容除外)有11 種。2007 年和2009 年的‘改定敎育課程’中,與之前的‘敎育課程’不同,比起漢字敎育更重視漢文敎育。 因此按照‘敎育課程’制定的敎科書中除去以說明六書爲目的的,有的教科書完全沒有采用講解漢字字源的方法.但2013 年的敎科書中,靈活廣泛利用漢字字源的敎科書與此時相比有所增加.這一時期,有的敎科書是通過講解字源說明漢字所蘊含的文化,這與目前爲止利用漢字字源講解漢字構成的漢文教育法稍有不同。以上,本稿通過對漢字字源在韓國的漢文教育中的活用方式的考察,分析了在韓國漢文教育中利用漢字字源這種教學方法的特點。希望對今後在利用漢字字源教授漢字法的開發上有所幫助。

저자
  • 金永玉(高麗大學校) | Kim Yong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