간행물

中國學 KCI 등재 중국학 Chinese Studies

권호리스트/논문검색
이 간행물 논문 검색

권호

제34집 (2009년 12월) 16

1.
2009.12 구독 인증기관 무료, 개인회원 유료
现代汉语疑问代词除了表示疑问外还具有几种表示非疑问的功能,在现实语言活动中,其使用频率也十分高。汉语语法学界对疑问词的非疑问用法一直关注,而迄今为止在非疑问用法的名称和再次划分的划分标准上存在分歧。因此本文以 ‘哪’,‘哪儿’,‘哪里’ 为主要分析对象,从认知量的角度对疑问词的非疑问用法,尤其是一般所说的任指用法和虚指用法进行描写和划分,也介绍表示遍指用法的一种句法形式。 本文研究的结果如下: 第一,邵敬敏(1996)对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进行细致分析而得出八种引申用法。文章中明确表明以语法意义为划分标准,而研究结果却表示用了语法意义和句子结构两种划分标准。石毓智(2001)以句法结构为划分标准对疑问词的两种引申用法——遍指和虚指进行了分析。他的说法相当一部分跟汉语的实际使用情况一致,但表虚指的疑问代词只能出现于动词之后的观点只限于受事用法,因此在解释汉语语言现象上仍然具有限制性,缺少说服力。 第二,任指用法也称为‘全指’、‘遍指’、‘周遍性’,从认知量的角度看这种引申用法具有两种不同的量——全量和单一量(或部分量)。因此,本文认为表示不同认知量的这种用法应该划分开来,表全量的就是说所指的范围内无一例外的应该称为‘遍指’用法,表单一量(或部分量)的就是说指示范围内的任何一个成员或者部分成员的应该称为‘任指’用法。 第三,特指反问句中的疑问代词—— ‘哪’,‘哪儿’,‘哪里’,无论其指示功能强还是弱都表示范围内的所有成员。因此可以说反问句是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表示遍指意义的句法形式之一。
4,900원
2.
2009.12 구독 인증기관 무료, 개인회원 유료
现代汉语的被动句可分为有标志被动句与无标志被动句。其中无标志被 动句与null subject主题句,在形式方面结构非常相似。因此,它们的分类 及分析方法上有很多错误。为了补充形式上的解释,本稿采取认知语言学的 观点来解释被动句的制约条件,进而来区分无标志被动句与null subject主 题句。按词汇概念,被动句的‘相(aspect)’和无标志被动句的事件可分别分析 为下面的意义结构。[[[xACT]CAUSE[BECOME[y<STATE>]]]CAUSE[BECOME[y<AF FECTED>]]] → [[do'[∅<manner>(y)]]CAUSE[BECOME[y<AFFECT ED>]]]。这个结构说明的最大的特征就是被影响论项(而不是受事论项)的存 在。而加上‘相(aspect)’的特征的话,可以表现为[y<RES-STATE=∅[[do' [∅<manner>(y)]]CAUSE[BECOME[y<AFFECTED>]]]>]。如果句子符 合这些制约条件,它可以分确定为无标志被动句。
5,500원
3.
2009.12 구독 인증기관 무료, 개인회원 유료
最近对话题进行语法分析,而话题分析仍然以话语语用范畴为纲。这主要是与话题所表现的主观性密切关系的。所以本文脱离以往的由命题为中心的意义分析,去考察在句子意义中的「主观性」。其实,这个‘主观性’可以说属于已往语法研究中的语气范畴,本来语气围绕着整个句子而表现出来的。不过,我认为语气意义是一种主观意义,应该从句子成分或者语法成分当中存在着其起作用的因素。例如汉语的句首成分可以说是一种说话者心理的直接渗透的地方。原来副词在句首从当状语一般称为语气副词,这就是和主观性表现有关的。话题的‘句首性’也可以表现主观性,所以话题化也是一种主观化的表现形式。 因而一般独立句子而存在的句首成分可以归纳为话题化的结晶体。汉语中可以充当话题功能的都在句首成分,可把大主语、句首状语、插入语和一些条件性的词语等归纳为话题。已往的研究从客观的角度考察了话题所表达的句法功能和意义,所以忽略了话题所表现的主观性。因此在话题的研究中句法功能以外,还考虑主观性意义,这样才可能正确分析话题结构。
5,500원
4.
2009.12 구독 인증기관 무료, 개인회원 유료
先秦时代,古人在政治、外交场合上经常运用“赋诗、引诗”,以表达自 己的立场。这些风气不仅是一个时代的时尚,而且是蕴涵着一些重要意义。 该文章着眼于这一点,研究《诗经》与政治、外交之间的关系,还通过“赋 诗、引诗”中所出现的“逸诗”之考察,试图探讨先秦时代人們對《诗经》的 看法。为了此研究,本论文以《左传》、《国语》、《论语》中出现的“赋 诗、引诗”为中心进行分析和研究。
6,400원
5.
2009.12 구독 인증기관 무료, 개인회원 유료
嵇康(224〜263),是魏晉時期與阮籍相提並論的著名竹林派思想家、文學家。他不僅坦誠告白“老子莊周,吾之師也”,又說“托好老莊”,沉醉於道家思想。他甚至將當時的名教規定為超越和批判的對象,而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每非湯武而薄周孔”,不合群流,又不與世俗迎合,以表達高傲的品格,繼續謀求自身的理想。如此,嵇康一生不顧生命的危險,沿著自己的人生目標前進,實踐躬行,便成為一個能夠代表魏晉時期的名士,留下很深刻、獨特的形象。從他的生平及其作品中,我們不難發現傾向於道家的思想特征和種種行為,不過,除此之外,我們還不排除極為屬於儒家倫理道德的價質傾向和建功立業的的鬥志。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這倆是否自相矛盾? 因此,本論文著眼於此,首先,分析一下他的作品當中儒家思想最濃厚的「家誡」內容及其意義,同時,在此一基礎上,進一步了解一下從此衍生出來的嵇康的名教觀,以期找尋一個“批評儒家的真正的儒家的嵇康”之真面目。
6,700원
6.
2009.12 구독 인증기관 무료, 개인회원 유료
苏东坡一生数次被贬適或外放,其中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的一 次,使他的人生观起了新的变化。他原有的儒学的价值观在经过任职黄州之 后,逐渐归依佛老思想、开始有了较达观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观的变化在 他的词作有所表达。以‘江’为形象的词作中,被贬適之前作品中江的形象与 其他诗人的作品一样是离别与相会的"江";但在经历人生曲折与艰难后,就变 成以怀古的和历史的侧面去看的、超越的"江"。苏轼就是在这样的词作超脱 的境界中去诠释他人生中遭遇到的挫折与绝望,并通过江水去表达大自然悠 久与永存的法则。所以,东坡在一生经历无数的桎梏岁月、越是直面艰辛的 命运时,其诗词、尤其是词作,越是发出宝石般的光芒,象滚滚长江一样东 流不尽。总之東坡詞所描写的"江"以王國維的境界說来说的话"春色三分, 二 分塵土, 一分流水”是其第一境也。"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是其第二境 也。"小舟從此逝, 江海寄餘生”是其第三境也。
8,600원
7.
2009.12 구독 인증기관 무료, 개인회원 유료
The great Chinese ancient novel, The Great Mansion, is a story of the daughters who were regarded as water and of the boy who was the guy regarded them as water. It is also a story implicated the pure beginning alike water of life and the clean ending alike snow of it. As a central concept in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Water becomes an imago which represents the features of beauty and meanings of life.
4,900원
8.
2009.12 구독 인증기관 무료, 개인회원 유료
From the middle of the Ming dynasty to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female impersonators, in place of prostitutes, are popular in theatres, tea‐rooms and restaurants. Interactions between literati and female impersonators we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consequently. Basically, the mode was just a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iterati and prostitutes. It was a change of traditional pattern of poetry, singing and alcohol.
5,200원
9.
2009.12 구독 인증기관 무료, 개인회원 유료
《左传》是一部涉及大约250多年的春秋时代历史的中国最初的完备的编年体历史书。具体记述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与军事、外交等重大历史事件。整体的思想倾向则接近于儒家, 故强调了阶级秩序与宗法伦理。从当今的文学理论观点察看《左传》, 则难寻以主要范畴议论的内容。《左传》的编书年代迟于《春秋》, 但登载的内容先于孔子时代, 故通过《左传》可以知道孔子和先秦诸子的文论思想产生的背景。尤其偏重《诗经》与政治的关系, 阐明‘赋诗言志’, 生动地反映了春秋时期政治交往当中对《诗经》的具体运用。本文选译了在《左传》接受《诗经》的‘赋’的意义变化和因对‘赋诗断章’的实用主义态度而唤起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及作品的关系、叔孙穆子的“三不休”论、生动反映春秋时期政治交往中对《诗经》具体运用的一些例子、孔子论诗之前季札观赏音乐演奏而谈及的有关文学批评的理论、有关晏子的“和同之辨”之事。这对理解先秦时期文艺理论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6,700원
10.
2009.12 구독 인증기관 무료, 개인회원 유료
本文之重要注釋內容如下: 〈和國信張宗益少卿過潭州朝拜信武殿〉: 詩題“潭州”應爲“澶州”之訛; 第二句“文明運算高”之“文明”應指宋王朝; 第四句“一夜隕星旄”應指遼統軍 撻覽的陣亡; 第八句“列侍冩賢豪”之“賢豪”指的是締結澶淵之盟時的寇準等 功臣; 第十二句“金繒比干櫓”之“干櫓”, 中華書局本訛作“千櫓”。 〈和張少卿過德清憶郎中五弟〉: 對蘇頌原注“昆仲同舉進士, 至南宫請 試明經”之“明經”, 張中澍認爲是指“明經科”, 但這裏的“明經”應爲“明曉經 術”的意思。 〈和王大觀寄張仲巽〉: 第五句“舊德朝端方見用”之“舊德”應指張宗益 往日樹立的功德。 〈初過白溝北望燕山〉: 詩題之“白溝”應指雄州之白溝, 不是指安肅軍 之白溝。 〈和冬至紫蒙館書事〉: 第七句“欲知王曆正”之“王曆”指着宋王朝的曆 法。熙寧元年的冬至, 遼曆比宋曆早得一日。 〈和檀香板〉: 這首詩描寫了賀遼道宗的生辰而演奏散樂之情況。第二 句“擊玉敲金一串花”之“玉”和“金”應指玉磬和編鐘; “一串花”意味着伶人都 揷花在頭巾上而跳舞的情況。第三句“自與麗妃親記曲”之“麗妃”應指遼道宗 之宣懿皇后。
9,300원
11.
2009.12 구독 인증기관 무료, 개인회원 유료
세계의 글로벌화가 신속하게 진행됨에 따라, 환경과 자원적인 측면에서 또 정신적 사회적 측면에서 많은 문제를 야기했다. 이에 사람들은 이러한 경제발전의 중시에서 벗어나 문화적 측면의 중시로 관심을 돌리게 되었다. 그래서 문화발전전략문제는 이제 세계적 관심의 이슈로 되었다. 문화전략은 “인문가치적 이성”을 원칙으로 하여, 화합․심미형․지속발전형․문화계승형․안전형 사회를 구축하는 힘써야한다. 이러한 문화발전전략으로 창출하려는 문화발전 모델은 서구 문화 위주로 발전해온 근대적 모델에서 벗어나, 중국 문화 속에 내재해 있는 유가문화에서 찾아야 한다.
6,100원
12.
2009.12 구독 인증기관 무료, 개인회원 유료
丹斋(1880~1936)与鲁迅(1881~1936)是共处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这一剧变的近代转型期,在韩中两国为了开拓各自民族的生存血路而奋斗一生的文化巨人。丹斋在韩国使韩国近代史学诞生;鲁迅在中国使中国现代文学启动。他们各自以史学和文学作为自身不同本色,但盼望通过它们在自己民族的灵魂里能够引起时代要求的反传统哲学觉悟,在这一点上他们却没有两样。这或许是文、史、哲自由通往的东方文化传统影响了转型期知识分子否定传统的方式。 20世纪初叶韩国与中国共有着帝国主义侵略所引起的亡国灭种的危机意识,但由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这种韩中两国所处的当时现实条件的不同,似乎丹斋与鲁迅的思想面貌也呈现了各异的着重点。丹斋着重于克服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所引起的殖民地现实,贯穿反帝国主义民族主义立场;鲁迅着重于克服1911年辛亥革命失败所证实的封建现实,坚持反封建主义启蒙主义面貌。这些可能是因为,丹斋认为阻碍韩国近代化进程的决定性障碍就是日本的殖民统治;鲁迅觉得引起中国半殖民地化处境的决定性因素即是祖国的封建现实。 中国民族对鲁迅的评估,一言而蔽之,为举办他的葬礼仪式时盖棺布上写着的“民族魂”三个字;韩国民族对丹斋的评价,则是心山金昌淑在哀悼他的死亡而写的一首诗中所称的“青邱的正气”可作为代表。这样他们在中韩两国各自被评为“民族魂”及“民族正气”,此一事实就证实了鲁迅与丹斋决不停留于单纯的优秀的文学家或史学家。他们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民族灵魂的救济与民族正气的光复,直至目前仍然成为检讨民族现在与构思民族未来的思想资源,看来这简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奇迹。
4,900원
13.
2009.12 구독 인증기관 무료, 개인회원 유료
Chengqing’s novel is unique in that she depicts and meditates on the latent state of human existence, if compared with other contemporary female novelists. To be more exact, she penetrates into the mental world of human beings with her outstanding depiction of the present existential reality. She dramatizes their dreams and desires yet meanwhile exposes the absurd and fantastic nature of them. She, on the one hand, grants her characters the right to dream to their heart’s content, and smashes their dreams silently but resolutely on the other. Furthermore, her various writing techniques, including the clever and diverse narrative perspectives, the echoing of characters, and the reverse but open endings, not only strengthen and highlight the themes, but also reinforce the charm of the novels.
4,000원
14.
2009.12 구독 인증기관 무료, 개인회원 유료
本文考察了武俠爲主題的電影的容納和發展過程。雖然韓國有著類似于俠的義賊的形象,但是武俠電影內涵著中國傳統文化的俠和武、江湖的異種文化之一。由于武俠電影具有强烈的大衆文化類型的特點幷沒有經過多大的文化衝突所以比較順利的被韓國大衆所接納。武俠電影以强烈的形象和華麗的色彩給韓國大衆社會增添了新的看點。還有武俠電影追求懲惡勸善主題帶著比較弱的政治性因素避免在各種法律上的的限制,觀衆們也是盼望通過武俠電影解除在現實當中的各種不滿情緒。由于這些類型的特徵和商業性的目的才有了武俠電影的進口和製作。 韓國的武俠電影或者模仿中國的武俠電影,或著通過和中國合作的方式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下達到了攝影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環境的擴大的效果,但是觀衆們對武俠電影的要求隨著提高的情况下,只是單純的提供了武俠形式多樣的可看的影片沒有實際上的意義。俠文化本身內涵著中國傳統思想的一類異種文化,可是追求義的俠的性格和大衆性卻形成普遍的共識。就是超越武俠只停留在吸取想像中的中國的地步而是要重新創造韓國式的武俠電影的可能性。
7,800원
15.
2009.12 구독 인증기관 무료, 개인회원 유료
"2046"是电影题目,也是电影中周慕云写作的小說題目。在电影的末尾加进去仿佛科幻片的未来小说<2047>。王家衛香港回归以后也不离开香港,透影过去一百年与将来五十年当作影片中的寓言。观众不容易理解的风格仿佛1930年代早已构思"摆脱情节的影片"爱森斯坦的晦涩,难以理解,但与已进入後期产业化社會的香港的后现代气氛不谋而合。本书稿立足于“国家寓言”的观点,是将王家衛影片与香港的中国回归联在一起的。在≪2046≫的登场人物之间悲欢离合中記憶和歪曲,离散,语言障碍与认同性问题等多种多样的殖民主義現像是混杂性因素。如在影片中黑白镜头表象過去,以忘却之窟窿变黑白色王家衛展示出抹杀時空之界限。且王家衛为跨越时空而抹杀过去与未來之界限多用跳切,在未來城市镜头还运用计算机图形。影片中登場人物之间記憶的歪曲与忘却会引起在殖民環境香港对現實的歪曲。≪2046≫的登場人物之间发生的記憶与忘却,可以说是对香港人的集体潜意识的記憶与歪曲, 忘却。既用粤语, 又时而混用国语与日语,在≪2046≫展现出各种语言混用的國際城市香港的多种语言环境。在此,可见香港回归后向往二十一世紀的香港人的意识不局限于中國而扩展到全亚洲。但影片的最后场景暗示在五十年后未来也用共用语言粤语与英语。如此在影片中不能抹杀象征香港人认同性的代表媒介粤语痕迹。但登場人物之间常出现沟通问题。或许因此,在≪2046≫加进去被有人偷看的視線连接空間的場面。 真正的解放来自正確的現實認識。在东方饭店香港人,中國人与日本人一起登场,且2046列车是忘却歧视与痛苦的地方,由此可以说是想像的故乡。到影片的下半场,被失戀的王静雯终于与日本男友結婚,此戏剧性的逆转是香港人的认同性完成为亚洲人的时刻。亚洲人是到世界主义者的过渡进程。从而只有作为离散人,边际人体会香港人的反省与其命运界限,才能达到亚洲人, 进而获得世界主义者的自由。
6,100원
16.
2009.12 구독 인증기관 무료, 개인회원 유료
到2000年为止, 中国政府正在与40多国家和地区缔结或进行FTA谈判。中国现在以地区均衡发展为目标,全国性的更换和采购了社会间接设备。尤其是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国际型的活动即将到来,对韩国企业来说, 参加中国政府采购市场的非常好的机会。 因此,为了进军中国政府采购市场了解中国招标投标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政府采购市场的市场接近(Market Access)方面,中国一直采取了建设以及机械设备市场的进入壁垒,而且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管理机制。比如,不同的申报和许可制度,地方保护主义等。中国政府已经制定和实施了2000年 <招标投标法>,2003年 <政府采购法>。  因此,本论文是研究和分析中国<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实施以后,在招标投标过程中的透明度和规范化方面的问题和变化。为了进一步分析其问题和变化采取了案例调查方法。  本人搜集了庞大的有关资料以及亲自到中国去进行实地考察。 在中国进行招标投标时,大部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行为。一般来说,有中国特点的招标机制上不是按照有关法律和政策来决定,而是大部分按照个人的人情和关系网来决定中标的可能性较大。 本论文的特点是第一,有关研究中国投标招标的制度的非法性,非合理性方面,可以说头一次进行实地考察。第二,在韩中FTA谈判方面给韩国政府提供了实质性的资料。与此同时,给韩国企业提供了战略性的进军方案。
6,400원